2018第20屆台北電影獎入選名單
劇情長片
《阿莉芙》(Alifu, the Prince/ss)/王育麟 Yulin WANG
《血觀音》(The Bold, the Corrupt and the Beautiful)/楊雅喆 YANG Ya-che
《烏鴉燒》(Burning Crows)/李鼎 Leading LEE
《誰先愛上他的》(Dear EX)/徐譽庭 Mag HSU、許智彥 HSU Chih-yen
《范保德》(Father to Son)/蕭雅全 HSIAO Ya-chuan
《角頭2:王者再起》(Gatao 2: Rise of The King)/顏正國 YEN Cheng-kuo
《海人魚》(Mermaid Whispering)/袁緒虎 YUAN Hsu-hu
《紅衣小女孩2》(The Tag-Along 2)/程偉豪 Cheng Wei-hao
《十年台灣》(Ten Years Taiwan)/勒嘎.舒米(Lekal Sumi Cilangasan)、鄒隆娜(Rina B.TSOU)、呂柏勳(LU Po-shun)、謝沛如(HSIEH Pei-ju)、廖克發(LAU Kek Huat)
《小美》(Xiao Mei)/黃榮昇 Maren HWANG
紀錄片
《十四顆蘋果》(14 Apples)/趙德胤 Midi Z
《血琥珀》(Blood Amber)/李永超 LEE Yong Chao
《街頭》(The Edge of Night)/江偉華 CHIANG Wei-hua
《希伯崙》(Hebron Don’t Die Please!)/劉漢妮 LIU Han-ni
《我們的青春,在台灣》(Our Youth in Taiwan)/傅榆 FU Yue
《不得不上路》(Path of Destiny)/楊鈞凱 YANG Chun-kai
《并:控制》(Self-Censorship)/李惠仁 Kevin H.J. LEE、呂培苓 Lulu LU
《牧者》(The Shepherds)/盧盈良 Elvis LU
《在雲裡》(Shrouding the Clouds)/詹皓中 CHAN Hao-chung
《水路-遠洋紀行》(Squid Jigging Fishing Boat)/盧昱瑞 LU Yu-jui
短片
《洞兩洞六》(02-06)/王逸帆 WANG I-fan
《2923》(2923)/于瑋珊 Sunny YU
《奇遇》(Double Reflection)/王君弘 WANG Chun-hong
《海中網》(Luzon)/曾威量 CHIANG Wei Liang
《妹妹》(Nyi Ma Lay)/曾威量 CHIANG Wei Liang
《回程列車》(Return)/黃邦銓 HUANG Pang-chuan
《鄉愁/餘像》(Spectrum of Nostalgia)/陳顗竹 CHEN Yi-zhu
《卡住人生》(Stuck)/黃晟銘 HUANG Sheng-ming
《高山上的茶園》(Tea Land)/曾英庭 TSENG Ying-ting
《臨時工》(Temporary)/許慧如 HSU Hui-ju
動畫片
《AM I ORIGHT》(AM I ORIGHT)/陳彥良 CHEN Yen-liang
《盛夏・秋豐》(Blooming Summer & Autumn Harvest)/紀柏舟 CHI Po-chou
《泉》(Hot Spring)/劉晏余 Amy LIU
《獵人獵人》(Hunted)/陳彥勛 CHEN Yen-hsun
《霓虹》(Neon)/盤思妤 PAN Sz-yu
《幸福路上》(On Happiness Road)/宋欣穎 SUNG Hsin-yin
《我們的月亮》(Our Moon)/楊子霆 YANG Tzu-ting
《Si So Mi》(Si So Mi)/張徐展 ZHANG XU Zhan
《(迷)留》(ST(R)AY)/姚江 YAO Chiang
《懂了嗎?嗯。》(Understand? Understood.)/李玟瑾 LEE Wen-jin

台北電影節今(14)日公布2018台北電影獎入選名單,在今天下午於中山堂光復廳舉行的記者會上,入選的40個劇組齊聚一堂,影人雲集,氣氛熱絡,台北市文化局鍾永豐局長亦特別出席支持。
台北電影節主席李屏賓在致詞時表示,今年是台北電影節20週年,對於台灣電影與新銳電影人的支持有目共睹,尤其今年台北電影獎有超過半數的入選者都是首次入選,讓他格外興奮,他強調,台北電影節是屬於所有台灣電影人的平台,絕對會全力支持台灣電影,也希望大家共同參與今年的盛會,並預祝第20屆台北電影節順利成功。
「台北電影獎」共分為劇情長片、紀錄片、短片、動畫片四個類別,各類別選出至多10部的入選影片。每部入選作品都可角逐演員類與技術類等各獎項,亦具備角逐百萬首獎的資格,這也是台灣影壇金額最高的獎項。今年共有311件作品報名參賽,超過半數的導演是首次入選,短片與動畫片的報名數量也創下新高。

今年台北電影獎劇情長片入選作品戰況格外激烈,共有7位導演首次入選,10部作品難分高下。2017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《血觀音》、在金馬獎搶下最佳男配角的《阿莉芙》,此次將戰火延續到台北電影獎;《角頭2:王者再起》與《紅衣小女孩2》兩部破億國片,分別在類型的操作上各擅勝場,今年也攜手入選。
雙料入選「國際新導演競賽」與「台北電影獎」的新星之作《誰先愛上他的》與《小美》來勢洶洶,與入選鹿特丹影展競賽、今年台北電影節開幕片《范保德》都經過國際影展的洗禮,可謂角逐獎項的大熱門;而大量海底攝影創造視覺震撼的海洋電影《海人魚》、運用現實與想像交疊出的魔幻劇場《烏鴉燒》皆是風格獨具的精采之作;延伸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《十年》,由5位青年導演創作的《十年台灣》,不但入選台北電影獎,更將在台北電影節世界首映。

紀錄片入選名單題材豐富,共有8位導演首次入選,作品展現台灣影人對議題的關注及掌握。
曾獲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的李惠仁,和呂培苓共同執導的新作《并:控制》,鉅細靡遺地揭露中國政府在華人社會無孔不入的控制行動;入選柏林影展「導演論壇」單元、七度入選台北電影獎的趙德胤導演新作《十四顆蘋果》,今年也將共同競逐獎項。
聚焦台灣學運明星與中國學生的《我們的青春,在台灣》,近距離觀察台灣街頭運動、拍攝年輕社運者抗衡與抉擇的《街頭》,兩部都不約而同探討了當代台灣青年的政治和戰鬥位置;《希伯崙》則記錄楊梅比佛利社區「希伯崙」共生家園以及被歧視而「逃」到這裡的人;拍攝台灣花蓮吉安鄉阿美族里漏部落祭師團體的《不得不上路》、關注雲林當地空汙議題的《在雲裡》、關懷海上勞動者的遠洋討海生活的《水路-遠洋紀行》,講述台灣同志基督徒遭遇到的信仰衝突與外在對立的《牧者》、將鏡頭深入緬甸礦工的《血琥珀》,皆表露出創作者對於生存與土地的關注。

短片入選作品陣容不落人後,有5位導演首次入選。
曾入圍第66屆柏林影展短片競賽並獲得「奧迪最佳短片大獎」的曾威量一口氣以《海中網》、《妹妹》雙料入選,前者以極簡約的元素訴說一個政治寓言,後者以一個女孩坐在高樓的橫梁上20分鐘一鏡到底的鏡頭,暗喻新加坡的外傭處境;于瑋珊繼2015年劇情長片《小孩》後再度入選台北電影獎的《2923》,描述監獄的會客妹與獄友「2923」的精采故事;曾英庭導演第三度入選台北電影獎的《高山上的茶園》,題材與形式上都具有高度企圖心,縮影了台灣外籍移工的生活處境。
獲得第40屆金穗獎優等獎、個人單項表現獎導演獎的《洞兩洞六》用超展開的情節與對話,呈現一場對軍中體制生猛有力的嘲諷與批判;《奇遇》以攝影機記錄個人和攝影之間的關連,將機器之眼作為第三者的眼光看待自身;《回程列車》以靜態影像剪輯,搭配出色的音效與旁白設計,展現了創新的影音手法;《鄉愁/餘像》從導演觀看自己的家族照片與影片,察覺記憶與影像之間的巨大落差,並展開自我剖析的創作旅程;《卡住人生》描述一對各自困頓卻短暫交會的師生關係,傳達令人回味的情感力量;《臨時工》導演聘僱了三位真正的臨時工來扮演臨時工,建構出了若有似無的臨時的家,更自然形成了社會關係的建構。
動畫片入選作品同樣精銳盡出,共有8位導演首次入選。
2013年以短版的《幸福路上》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動畫片,五年之後再度以長版回歸台北電影獎;入圍2017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的《(迷)留》,探討失智症患者在混亂中找尋生命最重要的事物;五度入選台北電影獎的紀柏舟《盛夏・秋豐》是關於成長、夢想與家庭的故事;《AM I ORIGHT》以聲音做為創作切入點,試圖傳遞作者曾在創作旅程中迷失、成長蛻變的經驗感受;《泉》以抽象的方式再現人在社會中尋找自己的歸屬感,寫意與大量留白的繪畫方式創造更多想像空間。
《獵人獵人》手繪流暢,在平面動畫裡創造動作片的觀影快感與電影感;《霓虹》將音樂與動畫結合完整,片中男孩與女孩在城市夜晚裡被霓虹光照耀著回憶著過去,也揭示了愛情;《我們的月亮》是一個太空探險的故事,在3D電腦動畫技術上、角色表演或故事編劇上皆展現導演獨有的美感及世界觀;《Si So Mi》則運用1935年德國電影中被用作愛情故事的配樂,到了台灣則成為葬禮儀隊「西索米」的對比,成就一部原創性高的紙偶動畫;《懂了嗎?嗯。》以非常簡單的畫風描繪人狗之間的情誼,透過角色互換讓人發出會心的一笑,也是充滿趣味性又不說教的好作品。
今年台北電影獎入選評選過程分為兩階段,第一階段分為四組進行遴選,劇情片組遴選委員有:侯季然、蕭力修、張士達;紀錄片組遴選委員有:李香秀、林婉玉、顏蘭權;短片組遴選委員有:施立、李宜珊、羅珮嘉;動畫片組遴選委員有:邱禹鳳、陳怡菁、陳明和。第二階段遴選委員包括:張士達、李香秀、施立、邱禹鳳、沈可尚。所有入選影片都將會在影展期間放映,並將由決選評審選出得獎名單。
台北電影獎頒獎典禮:7月14日
資料提供:台北電影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