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懸疑驚悚」、「犯罪推理」逐漸成為最受觀眾喜愛的戲劇類型。七十六号原子舉辦的 IP SALON 邀請到《女鬼橋》導演奚岳隆、《誰是被害者》編劇徐瑞良與知名影評人李光爵(膝關節)進行對談,分享他們如何在分眾化的市場玩出新意,抓住觀眾的目光。Read more
Posts filed in: 對焦拍手
IP SALON課堂筆記 ❶|創作還是跟風?先從寫自己喜歡的故事開始
一個成功的 IP 應具備哪些元素?創作過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?此次由七十六号原子與Mediacorp共同主辦的「Rising Stories 亞洲說劇本徵集活動」,搶先在徵件開跑前舉行 IP SALON,邀請到《通靈少女》的編導陳和榆、《植劇場》編劇團隊的詹傑與知名影評人李光爵(膝關節)對談,分享創作思維。Read more
對焦拍手│C MUSICAL製作音樂總監張芯慈、演員陳品伶:台灣音樂劇的發展與演員養成
成立於2016年的C MUSICAL製作曾以《不讀書俱樂部》成為臺灣首齣獲邀參與大邱國際音樂劇節的音樂劇作品,並拿下評審委員特別獎,隨後更接連以《焢肉遇見你》、《最美的一天》獲邀演出。
好口碑有目共睹,《焢肉遇見你》被中國買下改編權,《不讀書俱樂部》也預計於今年影視作品化,不禁讓人對音樂劇產業產生好奇,究竟魅力何在?與舞台劇有何不同?想成為音樂劇演員,需具備什麼能力?Read more
對焦拍手│編劇馮勃棣:故事最大的亮點在於「改變」,人生也是
馮勃棣,編劇,過去深耕於舞台劇作品,近年將重心轉移到電影與影集,更以《江湖無難事》拿下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獎、《蘑菇》則獲臺灣文學獎的劇本創作首獎。對於「故事」的標準,他心中有把尺,究竟何謂好故事?如何寫出好故事?有請這位資深編劇娓娓道來。Read more
課堂筆記|胡乃婷 X 克勞德:如何準備試鏡?
畢業生出校園後,免不了要經過重重求職面試的關卡,才能順利成為社會新鮮人;演員也需要一次次的試鏡,才能找到工作。 只是,演員的「面試」該怎麼準備?試鏡當下又該怎麼Read more
課堂筆記│高炳權X北村豐晴:何謂喜劇節奏?怎麼「抓」?
對許多演員來說,喜劇是表演路上的一大挑戰。日本導演北村豐晴在台發展多年,拍攝的電視劇、電影都帶有強烈喜劇色彩,叫好又叫座;而台灣導演高炳權甫以黑色喜劇電影《江湖Read more
課堂筆記│朱芷瑩X林哲熹:從劇場訓練到鏡頭表演
演員朱芷瑩和林哲熹都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,是業內人稱的「科班生」,在學校累積了四年的表演訓練,對於舞台劇表演再嫻熟不過,然而,當表演場域從劇場切換到鏡頭,「科班生Read more
課堂筆記|吳洛纓 X 馮勃棣:人物刻畫與角色塑造
編劇作為第一位與角色建立連結的人,是如何刻畫出鮮明的人物性格?又是如何看待演員所詮釋出來的角色?此次拍手邀請到以《白色巨塔》獲得金鐘獎最佳編劇的吳洛纓、以《江湖無難事》獲得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的馮勃棣,來和大家聊聊從文字到表演的角色塑造過程。Read more
課堂筆記|林君陽X許富翔:導演如何引導演員
一齣戲劇從前置準備到正式開拍,就像一道光譜,演員從自身出發,逐漸靠近角色;如何在這過程中縮短演員與角色的距離,便得仰賴導演的功力。 此次在拍手Clappin舉辦Read more
課堂筆記│陳克勤 X 陳大璞:攝影與演員的默契
攝影陳克勤在近年屢有佳作,幾部大受矚目的作品如《通靈少女》、《麻醉風暴》等都出自他手,2018年,更以國片少見的動作電影《狂徒》拿下金馬獎最佳攝影;另一位資深攝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