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《孽子》、《孤戀花》、《一把青》到將上檔的《斯卡羅》,著迷於歷史氣味的導演曹瑞原拍攝過許多改編自文學的時代劇,將文化涵義與戲劇美學揉合成獨一無二的影視作品。為什麼選擇從文學出發?時代劇演員要如何準備角色功課?拍攝以外的時間,演員可以做哪些自我練習?Read more
Posts filed in: 課堂筆記
拍手學堂|導演鄭文堂:從日常扎根,做一個懂得「交陪」的藝術家
《夢幻部落》中因工傷瘸腿的泰雅族中年男子瓦旦、《深海》中罹患憂鬱症的酒店小姐佩玉、《10+10》中〈老人與我〉的失智老人到《菜鳥》的菜鳥警察葉明賢,身兼編劇的導演鄭文堂,筆下的故事幾乎都是從小人物出發,刻劃真實上演的台灣風景。他的靈感來源為何?又是如何成功連結在地文化與表演?Read more
拍手學堂│導演王小棣:先別急著表演,別急著達成任務
許多擁有戲劇背景的演員在進入影像表演的領域時,常遇到瓶頸;非科班出身的演員也常不知所措究竟該接受什麼系統的訓練。這題拿來問導演王小棣,最好不過了。 王小棣劇場出Read more
拍手學堂|導演易智言:演員不用怕表演裡有「自己」
導演易智言的影視作品從《寂寞芳心俱樂部》、《藍色大門》到《危險心靈》,大部分都啟用素人演員,不論是那時的桂綸鎂、陳柏霖或黃河,都曾公開表示過,第一次的表演經驗能Read more
課堂筆記|胡乃婷 X 克勞德:如何準備試鏡?
畢業生出校園後,免不了要經過重重求職面試的關卡,才能順利成為社會新鮮人;演員也需要一次次的試鏡,才能找到工作。 只是,演員的「面試」該怎麼準備?試鏡當下又該怎麼Read more
課堂筆記│高炳權X北村豐晴:何謂喜劇節奏?怎麼「抓」?
對許多演員來說,喜劇是表演路上的一大挑戰。日本導演北村豐晴在台發展多年,拍攝的電視劇、電影都帶有強烈喜劇色彩,叫好又叫座;而台灣導演高炳權甫以黑色喜劇電影《江湖Read more
課堂筆記│朱芷瑩X林哲熹:從劇場訓練到鏡頭表演
演員朱芷瑩和林哲熹都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,是業內人稱的「科班生」,在學校累積了四年的表演訓練,對於舞台劇表演再嫻熟不過,然而,當表演場域從劇場切換到鏡頭,「科班生Read more
課堂筆記|吳洛纓 X 馮勃棣:人物刻畫與角色塑造
編劇作為第一位與角色建立連結的人,是如何刻畫出鮮明的人物性格?又是如何看待演員所詮釋出來的角色?此次拍手邀請到以《白色巨塔》獲得金鐘獎最佳編劇的吳洛纓、以《江湖無難事》獲得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的馮勃棣,來和大家聊聊從文字到表演的角色塑造過程。Read more
課堂筆記|林君陽X許富翔:導演如何引導演員
一齣戲劇從前置準備到正式開拍,就像一道光譜,演員從自身出發,逐漸靠近角色;如何在這過程中縮短演員與角色的距離,便得仰賴導演的功力。 此次在拍手Clappin舉辦Read more
課堂筆記│陳克勤 X 陳大璞:攝影與演員的默契
攝影陳克勤在近年屢有佳作,幾部大受矚目的作品如《通靈少女》、《麻醉風暴》等都出自他手,2018年,更以國片少見的動作電影《狂徒》拿下金馬獎最佳攝影;另一位資深攝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