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會面對陌生的觀看,學會相信自己 將旁聽設計在課程中,除了讓所有參與者有所收獲,有個基本訓練目的,就是讓學員「面對陌生的觀看」,因為這才是表演者實際上場時會有的Read more
Posts tagged: #clappin
眼淚的價值:無法快速落淚不代表不會表演,十秒落下的淚也不一定廉價
在《演員的一週:星期一拍攝日》影片中,女演員需要時間等待情緒,最後卻因拍攝時間限制,必須收工而難過落淚。一段看似簡單的影片,其實也述說了台灣影視產業中「各層面」Read more
一場想不起來的夢|穆荷蘭大道
那天下午我做了個夢,我到了他的家,走出那房子的時候,我以為我會醒來,誰知道,原來有些夢是永遠不會醒的。(重慶森林,1994) 我曾經做過一個夢,夢裡我的奶奶站在Read more
從坎城、艾美到金馬──2017女性電影大豐收
女性電影工作者在國際獎項大放異彩 今年5月的坎城影展上,蘇菲亞‧柯波拉(Sofia Coppola)以《魅惑》(The Beguiled)成為史上第二位拿下最佳Read more
青春才是比小丑還驚悚的恐怖片 |牠(It)
如果大家有印象,我們曾在另一篇廟口拍噗仔「向經典恐怖片致意|詭屋」、冷知識「為什麼我們這麼愛看恐怖片?」中,稍微提過恐怖片的歷史起源和文化脈絡,這次要討論一個比Read more
從瓊瑤到植劇場──金鐘獎與台灣電視劇的前世今生
第52屆金鐘獎早前公布了今年的入圍名單,一路看下來,不難發現在戲劇節目的提名中,「植劇場」堪稱最大贏家。5部報名作品僅《積木之家》未獲提名,其他4部共獲得24項Read more
專訪演員楊丞琳│那些蛻變後的沮喪與恐懼
出道17年,你以為經歷滿滿、獲獎無數的楊丞琳沒什麼好煩惱了吧?那就錯了,就算有那麼多肯定,她心底仍藏著恐懼,甚至因為演員與歌手的雙重身分,沮喪到想放棄。為什麼?她如何看待自己的身分、封號、爭議?Read more
為什麼我們這麼愛看恐怖片?從恐怖文學到恐怖電影
22日是今年農曆鬼門開的日子,也代表電影院要開始被鬼片、恐怖片、驚悚片佔據了! 大概從人類意識到自己的知覺與認知是有極限的那天起,怪誕的故事與文學創作也就同時誕Read more
專訪演員李英宏、王淨、韓笙笙│屬於他們的愛麗絲夢遊仙境
(動態攝影:溫子揚) 台灣有多少演員?這是一個找不到統計數據的大哉問,更別說每天不停有新演員出線,根本難以計數。但是,有幾個新演員你必須認識,應該說,他們的表現Read more
打電動是一件正經事|玩命再劫
打電動是一件正經事,比吃飯、睡覺更正經,當然,這件事爸媽肯定不買帳。高中時,常常半夜起來打電動,導致隔天精神不濟,有天回家發現電視遊樂器還在,但電源線不見了,沒Read more